今日辟謠(2025年1月16日)
來源: 中國互聯(lián)網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時間: 2025-01-16
2025年1月16日
辟謠:警惕詐騙分子利用西藏定日地震災情行騙
詳情:1月7日上午09時05分,西藏定日發(fā)生6.8級地震。1月16日11時19分,在距離上次震中6公里的地方再次發(fā)生4.4級地震。本次地震及余震震級較高、烈度較大,當地數千戶房屋倒塌,數萬名群眾不同程度受災。
災后重建工作本就十分艱巨,一些騙子毫無人性,竟然借此機會大發(fā)“國難財”。災難初期,由于基礎設施的破壞與通訊的阻隔,騙子行騙的途徑驟然減少,但隨著通訊與社會秩序的逐漸恢復,大家都要重新生活,理賠、掙錢、交易等需求迅速上升,各色詐騙又開始活躍起來。請廣大網友擦亮眼睛,務必注意以下事項:
1.涉災詐騙最可恨的是榨取人的善心。一定要警惕各類以賑災為名的詐騙信息,若發(fā)現相關情況,應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。
2.接收災情信息應以官方播報為主,對網絡上擴散的捐款類信息做到有效甄別,不主動擴散此類信息,也提醒身邊朋友不要輕信謠言!
3.捐款抗洪救災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,對任何涉及錢財的信息,一定要仔細甄別,防止上當受騙。▉碓矗骸叭湛t市反詐騙中心”微信公眾號)
謠言:南京、青島、廣州等地婚姻登記處“離婚限號”?
真相:近日,一則“離婚限號”的消息在網上流傳,稱南京、青島、廣州、大連、西安等多個城市的婚姻登記處對離婚業(yè)務進行了數量限制,引發(fā)網民關注。經媒體求證,上述城市多個婚姻登記處均明確表示不存在“離婚限號”,并未對離婚業(yè)務量限額。婚姻登記處大都采取網上預約和現場排隊相結合的方式,一般優(yōu)先辦理線上預約的離婚申請。調查發(fā)現,一些搜索引擎“離婚限號”詞條引用消息來源多截取自2013至2014年的新聞報道。(來源:“江蘇新聞”微信公眾號、頂端新聞)
誤區(qū):橘子瓣上的白絲是營養(yǎng)好物,能化痰止咳?
真相: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。橘子上的這些白色絲狀物叫橘絡,又稱橘絲,橘絡其實也是一種果皮。“橘子皮”有外、中兩層果皮,我們平時直接剝開的那層是外果皮,橘絡是中果皮。從營養(yǎng)成分來看,橘絡所含的主要是水分和膳食纖維,也有一些植物多酚類物質,比如類黃酮。類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質,也有一定的殺菌作用,但是并沒有發(fā)現它有化痰止咳的作用。如果咳嗽嚴重,建議及時去醫(yī)院就診并遵醫(yī)囑治療。(來源:科學辟謠)
通報:新疆巴州網信、公安部門公布打擊整治網絡謠言3起典型案例
詳情:新疆巴州網信部門積極發(fā)揮網絡辟謠聯(lián)動機制作用,加強與公安部門協(xié)調聯(lián)動,堅持重拳出擊,堅決打擊造謠傳謠惡劣行為,F將近期打擊處置的3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。
案例一:崔某、吳某編造“多名女子被殺”謠言案
網民崔某、吳某在網絡社交平臺編造發(fā)布“這里有好幾個女子被殺后分尸”的謠言信息,經核實,崔某、吳某為吸引流量,發(fā)布未經證實的虛假言論,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。輪臺縣公安局依法對崔某、吳某進行行政處罰。
案例二:劉某編造“超市的紅棗都是泡發(fā)劑泡大的”謠言案
網民劉某在網絡社交平臺編造發(fā)布“超市的紅棗都是泡發(fā)劑泡大的”的謠言信息,經核實,劉某為博取關注,發(fā)布未經證實的虛假信息,造成不良社會影響。和碩縣公安局依法對劉某進行批評教育。
案例三:曾某編造“飯館的包子、餃子里面加了洗衣粉”謠言案
網民曾某在網絡社交平臺編造發(fā)布“以后去飯館再別吃包子、餃子了,和面的時候有人往里面加洗衣粉”的謠言信息,經核實,曾某為博取關注,發(fā)布未經證實的虛假信息,造成不良社會影響。和碩縣公安局依法對曾某進行批評教育。(來源:“巴州黨委網信辦舉報中心”微信公眾號) |